互学互鉴促提升,携手共筑育人梦——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赴区内两所高职院校开展交流学习
聚焦水利电力院校实训建设与专业发展
6月17日上午,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苏文良带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负责人韦晚秋、专业教师关志宇、陆紫珊和余德举抵达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,首站参观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廉政示范教育基地。该基地结合建筑行业特点,通过BIM技术还原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点,展示了行业廉政建设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实践。
(图为参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廉政示范教育基地)
随后,团队重点考察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三大实训基地:一是数字化测绘实训室,该实训室配备无人机测绘虚拟仿真系统,可实现模拟测量数据采集;二是土木建筑实训场,该实训场模拟高层建筑施工流程,设置主体结构施工、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等实操区域;三是建筑装饰设计实训基地,该基地依托校企合作项目,展示了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全流程教学场景。
(图为考察三大实训基地)
座谈环节中,双方围绕学院发展战略展开研讨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分享了其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“双高”建设经验,特别是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中构建的“专业群+产业链”发展模式。针对教学能力比赛国赛突破,该校详细介绍了“以赛促教”机制——近三年组织教师参与工程测量类国赛获奖12项,形成“课程标准-技能竞赛-教学创新”的转化体系。此外,双方就省级课程资源库建设经验进行交流,该校展示的“水利工程测量”在线开放课程,已累计服务区内外50余所院校师生。
(图为苏文良副院长发言)
(图为唐善德副院长发言)
(图为两校代表交流会)
(图为两校交流团会后合影留念)
探索自然资源院校产教融合创新路径
当日下午,交流团转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,该校是—所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行业特色院校,其自然资源工程系是广西自然资源厅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示范单位。学院依托广西“数字国土”建设工程,建成了西南地区首个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综合实训室,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实训室配备先进GIS系统、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等专业平台。
(图为视察固定翼无人机设备)
(图为视察广西自然资源地貌沙盘)
在自然资源数字化实训中心,团队考察了土地规划实训室,了解到该校与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共建的“产学研用”基地,近五年来承担区内多项国土空间规划调查等重大项目。尤为突出的是该校自主研发的“VR土地整治模拟系统”已被纳入广西自然资源行业培训标准,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全程参与国土规划等工程环节,沉浸式体验土地平整的三维场景,实时感知工程参数变化。
(图为体验无人机虚拟仿真交互系统)
交流会上,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王根伟表示,该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与广西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已订立合作关系,每年定向输送多名测绘技术人才。而作为“乡村振兴测绘服务”项目的牵头单位,当前该校已完成全区多个县的农村宅基地确权测量,累计服务农户超千户。苏文良副院长表示,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将行业需求深度融合专业教学的模式,为我院“项目化教学”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(图为两校代表座谈会)
(图为两校交流团会后合影留念)
交流成效:汲取多元经验赋能专业建设
本次交流学习中,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团队不仅实地考察了两校实训室的设备配置、管理制度及教学场景,还汲取到专业建设方案、产教融合案例等丰富经验。未来,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团队将结合本次学习成果,启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升级改造计划,推动学院实训室建设与专业发展水平提升,为深化产教融合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助力。